頂點小說網 > 大唐攻略指南 > 第七十五章這也叫地圖
  后世印刷普遍采用的是鉛活字,是一種錫鉛合金,還含有少量的銻,但是在大唐銻是啥都不知道,李恪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錫鉛加上少量的銅制成青銅活字。

  大唐對于青銅的研究當今世界無出其右,想要制造一個硬度、熔點、延伸性、收縮比小的金屬字,只能靠青銅活字了。

  這并不是科技的退步,就像早期的火炮使用青銅的要比鐵的鋼的還好,日不落帝國的戰列艦上裝備的都是青銅炮,也就是后來煉鋼技術進入鋼炮才成為主流。

  李恪把要求跟工匠說了之后,工匠表示開爐試試,不出三天就能有成品達到李恪滿意的效果。

  接著李恪又從長安找了十多個刻金石印章的匠人,要論刻章這個時代自然是給官府刻大印的匠人最好。

  想想自己也好久沒有進宮請安了,正好這次一并去了,順便探探老李的口風,看看能不能把自己外派出去。

  進皇宮之后,李恪看到李世民看到自己露出猥瑣的笑容,不禁兩股一緊,這是什么情況。

  李世民笑著說道:“琴瑟和鳴,方為雅樂。”

  李恪臉色一黑,這老頭雖然沒有聽墻根,但是派人看自己兒子圓房沒有也是夠損的。

  其實這是李恪想多了,李世民根本不需要派人盯著,王府自然有人記錄,李恪什么時候臨幸什么人,這個是以后驗明正身的一個重要依據。

  包括皇宮大內,這些都是有專門記錄的,要不然隨便拉一個宮女過來懷了孩子都說是皇上的,也沒有親子鑒定技術,那皇上認兒子都認不過來了。

  這后宮嬪妃宮女懷孕,是要查起居注的,皇上臨幸的日子跟你懷孕的日期要對上才行。

  李世民問道:“今日來又有何事?”

  李恪乖乖請安:“沒啥大事,上次不是跟您說書籍的事情么,我那邊缺幾個刻金石印章的匠人,希望父皇撥幾個給我。”

  李世民皺眉:“你可是從朕這里要了不少工匠,木匠、鐵匠、瓦匠、織工、繡娘這些都有,現在又要金石匠人,你將來還要什么?”

  李恪想了想:“暫時應該沒有了,要是再需要我再來問?”

  李世民哼了一聲:“不準,你若是想要匠人,那你也要給朕一些匠人交換才行,例如那制造煉鋼爐的鐵匠,還有那煉焦炭的匠人。咱們一換一個如何?”

  李恪鄙視著李世民,你想要煉鋼技術就明說,何必那么委婉,我還要謝謝你,你明明可以直接搶還來了個一換一。

  李恪拱手:“兒臣不要了,告辭!”

  李世民胡子一抖:“混賬!朕讓你走了么?”

  李恪站在那里:“父皇,您要是想要大可以直接開口,這煉鋼技術也不是不能給您,問題您要來之后還不是要賜給下面的人或者讓工部派人來干?

  他們要么不懂技術亂來,要么干脆就是外人,還有誰比放在我手里更放心,您要什么我給您造什么就是了,何必非要自己另建一套?”

  李世民哼哼著:“朕自己開礦,征發徭役開窯打鐵煉鋼,自然不需要給誰付一分錢。”

  李恪搖頭:“父皇,您這樣想就不對了,民力就不是錢了么?民間還有以錢代役之說,這徭役不就是錢么?

  徭役是有限的,你干了這個就不能干那個,你要是強制增加服役時間這不是增加百姓負擔么。

  再有這煉鋼打鐵這些都是技術工種,你要是從民間隨便征募還需要學習,等學會了,役期也就過了。

  你要是出錢固定人員徭役,那跟出錢打鐵有啥區別?”

  李世民可沒有想那么多,他只是覺得花錢買盔甲有點虧,但是要是自己造不就不用錢了。

  本來就是大手一揮,后面怎么施行那都是下面官員的事情了,現在李恪問題,他還真的不知道。

  李世民問道:“那至少采礦挖煤這些總不用技術,也不用花錢,總能節省成本。”

  李恪嘆氣:“父皇,您這話說得,您肯定沒有去過礦井和煤窯。

  礦井為啥叫井,煤窯為啥叫窯,正是因為采礦和挖煤是井下作業,在坑洞內摸索,靠的不止是力氣,還有技巧。

  如果不懂技術輕則坍塌重則爆炸,專業工人尚且苦不堪言風險非常大,更不要說啥都不懂的人下井了,您這簡直就是拿人命換礦石。

  再說了,您想省這個錢,大可以挖礦直接賣給我,你開采不要錢,我可以按照市場價收購,你多挖礦賣給我然后你在用這個錢買鋼鐵或者武器不是一樣不花錢?”

  李世民好像覺得有理,但是總感覺哪里不對,不過技術掌握在自己兒子手里他確實沒啥不放心的。

  要是自己兒子都不相信他還能相信誰?

  李世民思考了一會:“你上次說你能找礦,今天正好進宮,我讓人取輿圖過來,你來告訴朕,哪里有煤有鐵有銅。”

  李恪嗯了一聲:“我雖然不能百分之百保證,但至少能劃定幾個縣的范圍肯定能找到。”

  不一會李世民拿來一副輿圖之后李恪傻眼了,這玩意也好意思叫地圖?

  只見整張圖上面根本不成比例,山川地形也只是寥寥幾筆,道路更是用線標記相連,中間的城鎮位置更是圓圈方塊表示。

  李恪表示自己隨手畫一個都比這一副圖要精確。

  李恪看不懂是有原因的,古代制圖距離遠近往往以路程來計算,而不是空間上的距離遠近。

  例如甲到乙是相聚兩百里,但是中間有座山,要走五天路程,丙到乙四百里,中間是平地,也要走五天,那兩個地方在地圖上表示的時候距離就是一樣的。

  李恪震驚的問道:“父皇,您看的輿圖就是這個?您手下的將軍就靠這種輿圖打仗?”

  李世民點頭:“自然,若是打仗的時候,兵部還有各地送來的地方輿圖比這更精細,會有專人臨摹以備使用。

  當然打仗更要依托向導和將領熟悉地形才行,地圖只是參考。”

  李恪搖頭:“這也太寒顫了,這也能叫地圖?”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