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 > 大唐攻略指南 > 第一百四十二章感謝黑導游
  李恪的話并沒有說動李世民立即就動手,李恪也知道,能排在歷史前三的皇帝智商不可能被自己隨便一拱火就上了。

  不過只要在對方心里種下一顆種植,等到合適的時機,它就會生根發芽最后破土而出。

  而且跟李世民說清楚了,他就不會再覺得自己是亂搞了。

  李世民又看了一眼世界地圖:“所以你覺得侯君集不應該死,讓他去打土著?”

  李恪點頭:“可不是,這種名將死于屠刀之下不就像千里馬死于廚子的刀下一樣讓人扼腕嘆息么?”

  李世民瞇起眼睛:“朕有一個馬場,不缺千里馬,大唐沒有了誰一樣能照轉,不能讓這些家伙以為就算叛逆也不會有事!”

  李恪意外的看了李世民一眼,你都有自己的想法了還來問我?咋的?玩我呢?

  李恪回到自己的蜀王府,不管李世民如何現在李恪全力要做的事情就是棉紡織和棉花種植。

  李恪從關內地區眾多富戶貴族的花園里才收集了半袋棉花種子,但是因為李恪開的高價,一個西域商人直接從西北地區運來了幾百斤過來。

  李恪非常開心,直接照單全收了,并且以這個價格繼續購買棉花種子,讓他繼續去收購,務必于四月份之前送到長安,做到了另有重賞!

  李恪也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誤區,大唐關內這玩意確實稀罕,但是在中亞在南亞地區這棉花種植的歷史已經幾千年了,那邊有的是種子。

  大唐又不是大明清朝那樣的閉關鎖國,你只要錢給夠汗血寶馬都能給你成百的運過來。

  這個西域商人送來的是中亞棉種,李恪一經派人去泉州那邊,打算從那邊讓人去南亞天竺那邊運一批棉種,一船兩船都不嫌少,十船八船的也不嫌多。

  有了這幾百斤棉花籽李恪至少節省了一年的時間,如果再運來一批以后再陸續運過來,也許明年李恪就能大規模種植了。

  一畝棉花種植大概需要四斤左右的種子,幾百斤種子足夠李恪種上幾百畝。現在的棉花管理得當的話一顆大概能接三十個棉桃一個里面六顆籽,一次種植就能翻一百八十倍。

  不過這個時候的棉花植株低矮,棉花產量也不高,棉籽個頭卻不小。

  其實棉花籽也是一種重要油料,棉籽油是世界第二大的食用油。

  尤其是對李恪來說,大量種植棉花不僅解決了棉布問題也解決了自己制造肥皂油料不足的問題。

  棉紡織機械對于工匠來說并不難,尤其是研究成功毛紡織機械之后棉紡織就更簡單了。

  難點就在于軋棉機,就是那種把棉籽和棉花分開的機器。

  李恪出門旅游的時候被帶去參觀過什么古法棉布,就是那種不買不讓走的旅游團。

  你走不了自然要耗著,干啥呢,就研究研究棉花種植歷史和織布工藝唄。

  所以李恪還真的知道幾種軋棉機的設計,其中有單人操作的在江浙地區流行的,兩個麻麻賴賴的轱轆,把棉花塞到兩個轱轆之間滾動,麻麻賴賴的地方就勾住棉花絲,棉籽就脫出來了。

  據說這東西是黃道婆發明出來的,比起手工脫棉籽快了幾十倍,足夠滿足現階段的需求,李恪讓人做了幾個,還挺好用。

  如果大規模生產想要搞工業化,那就要搞第二代軋棉機了。

  感謝黑導游,讓李恪在里面看了很多遍,對于工業軋棉機的原理也了解的差不多了。

  軋棉機其實就是利用滾刀加上濾網,滾刀不斷的從棉球上脫出棉花,然后棉籽被濾網縫隙擋住,最后落下被收集,而被剝落的棉花到另一邊又被擋板擋下來收集起來,從而達到棉籽和皮棉的分離。

  不過這個不著急拿出來,先研究著就行。

  接著就是紡紗機了,李恪一直想要的是珍妮紡紗機那種一次可以紡織十幾股甚至幾十股線的紡紗機,但是現在因為工藝太復雜遲遲不能突破,只能搞出來手搖紡車先湊合著用。

  最后的織布環節沒有問題,絲綢都能織出來更不要說棉布了。

  到了二月底的時候李恪已經初步完成了棉花全生產線的技術公關,足夠形成一個產業了,不過這個產業跟誰合作李恪想再等等。

  經過一個多月的準備,楊羽那邊傳來好消息,礦場開始出銅了,雖然剛開始量很少,但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慢慢提高產量就是了。

  小嶺鎮那邊按照李恪的指示銅礦也開始進入生產準備階段,不日就能出銅。

  去白銀的隊伍也傳來好消息,不僅發現了銅礦,還幫李恪找到了銀礦。

  正好這邊棉紡織機械搞定,李恪決定搞水力沖壓機。

  機械沖壓機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把圓周運動轉化為直線運動,但是能轉化多少,怎么調節,怎么使用就是要研究的了。

  水力機械研究好了可不止是沖壓機那么簡單,例如水力磨面機,水力鍛錘,水力轉床,水力紡織機械等等。

  李恪現在最想干的事情就是更新大唐的錢幣,鍛壓出花紋精密的銅幣和銀幣,那至少也需要百噸以上的沖壓機才有效率吧。

  好在現在三個銅礦都在試開采階段,李恪還有時間研究。

  不過新錢幣的設計工作要提上日程了,雖然現階段新幣還沒有打算推向市場,可是領導不就是討厭那些先做再說的下屬么,李恪跟李世民又不是什么仇人,沒有必要搞那么多心眼子。

  蜀王府就有不少銅匠,這還是上次制造發電機的時候剩下的,當時懂制造發電機的被殺了,沒有參與的留了下來,后來王府又招募了幾個補充,畢竟李恪不少的機械都需要銅零件制造。

  李恪把自己設想的大唐銅幣模樣告知工匠。

  首先就是經典的圓形方孔要得以保留,大唐沒有出現紙幣之前,銅錢穿成串才是最好的攜帶和儲藏方式。

  其次上面要有貞觀通寶四個字,年號不能忘,左右兩邊寫上一文字樣,還要有阿拉伯數字的1文,這個是為了下一步推出五文十文的銅錢做準備!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