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 > 大唐攻略指南 > 第一百五十一章造船的問題
  大明宮區域的百姓遷移工作已經完成了,萬惡的封建社會,給皇上修園子還有人敢不搬?你怕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寫!

  當然李恪沒有那么無恥,愿意搬的人都給了錢,足夠他們換一個地方重新蓋一處房子了。

  整整三個月都在遷移百姓,還有遷墳,并且李恪還讓李世民調來了府兵幫忙挖墳,一些沒人認領的墳墓都被挖出來遷移到城西的靈感寺存放。

  據說這底下有漢墓群,不過隨著渭水的不停改道淤泥沖刷早就看不到墳頭了。

  后面只要不是打地基的時候正好挖出來李恪都不打算動他們,放到后世那就是古董啊,夠多少人吃一輩子的。

  而且總不能為了防止地下有墳地就把地底下都挖一遍吧?那個工程量可比修建園林大多了。

  這邊新修建的幾個磚窯已經初具雛形,這里是太極宮西北方向,李恪打算把這里的土全部挖走,在這里形成一個湖。

  而取出來的土將會燒窯成磚頭,其余的則夯土筑壩和作為城墻的回填土使用。

  為了方便修建大明宮李恪還特意擴建了渭水到大明宮的運河,大明宮可不止用磚頭建,各種木料石頭都需要從各地采集運來麻煩著呢。

  按照工程計劃,今年要圈起來城墻,完成至少一座大殿建設和李世民居住的院子的建設。爭取在明年夏天之前讓李世民能搬進大明宮不在太極宮里面熬日子了。

  其實往年李世民是喜歡去九成宮避暑的,不過長孫皇后就是因為去九成宮避暑導致的舊病復發,估計李世民也是有陰影了,怕自己睹物思人,所以就不去了。

  就像今年夏天,李世民就在太極宮待著,沒有去九成宮那邊。

  貞觀十年夏天,程咬金終于完成了吐谷渾部落的分府,不過因為需要兵馬震懾,程咬金一時半會回不來了。

  程家獨占了吐谷渾那邊的皮毛貿易,并且李世民在吐谷渾新建了馬場,用來培育適合高原作戰的戰馬,關內派去的和尚源源不斷。

  這些和尚用馬匹馱著經書,從長安一路而來,為的就是把吐谷渾納入佛家信仰。

  李恪回到長安,還有一個月蘇定方就要帶人去松江那邊了,可是李恪設想的大海船卻遲遲沒有定稿,李恪干脆直接自己上手不能指望那些工匠慢慢琢磨了。

  有人說西式大帆船跟中式船最大的區別就是長寬比,還有一個是平底的一個是尖底的,一個是軟帆一個是硬帆。

  其實中式戰船有很多種,不止有大型樓船的平底,還有快船哨船的尖底,甚至有明輪船這種。

  但是中式帆船并不是沒有優勢,例如穩定性更好,還有就是水密隔艙技術使得抗沉性更好,還有就是硬帆能吃更多的風向,逆風航行的時候更容易操作,而且大型一體帆更容易操控。

  很多人都覺得西式船比中式的先進,中式船是落后的代表,是守舊,是愚昧。

  其實在李恪看來,之所以采用的船型不同,還是因為作戰思想的不同而已,中式海戰一直沒有重視大炮的使用,即使到了明清的時候,也是以跳蕩登船為主。

  尤其是大型樓船依托其龐大的身軀,敵人難以攀附,然后以高打底,弓箭從高處的樓船往下射,優勢是非常大的。

  中式艦隊作戰講究的是團隊作戰,大型樓船只是主力戰艦,并不是中式艦隊的全部。

  就像后世大型貨船,還有航空母艦,最后還不是要采用平底設計。

  后世有人專門研究過,改變了材料和加工工藝之后,硬帆的速度并不比軟帆慢多少。

  只能說明清兩代的海禁耽擱了中式帆船的發展,使得原本先進的技術停滯不前,最后變成落后。

  所以一開始李恪只是提出了自己的構想,要航速快,要足夠大,要操控簡單,要船體堅固,還要有水密隔艙。

  其余的東西都讓工匠們自由發揮了。

  不過工匠們理解的堅固跟李恪理解的好像不一樣,速度快也只是比一般的沙船船型快而已。

  李恪經過幾個版本的修改,現在這群工匠反而不會造船了。

  到造船研究院的時候,這群工匠正在對著一個兩米大的船模進行著激烈的討論。

  李恪要求的船只細長,飛剪船頭,都有了,上面的上層建筑的雕梁畫棟也取消了,船頭船尾的房子也變成了露天加班,三層甲板之間除了繩索之外其余的地方也沒有了以前的那些水戰工具。

  工匠管事見到李恪來了連忙過來見禮:“拜見殿下。”

  李恪問道:“新船怎么樣?”

  管事擦擦額頭的汗:“哪里都好,就是可能浮不起來。”

  李恪臉色黑了,浮不起來還叫好?

  耐著性質問道:“什么原因?”

  管事的說到:“因為按照殿下的要求,要能帶六百人的士卒,還要能在海上飄兩個月不用補給,還要水密隔艙,還要船體堅固,這些都達到了,船就浮不起來了。”

  李恪問道:“浮不起來你們不會造大一點?幾百石的不行就幾千石,幾萬石就是了,船大了能攜帶的物資不就多了么!”

  管事的搖頭:“船大了怎么造大家都不知道,我們這些人最多也就造過千石的船,您說的幾千石我們不會造,幾萬石的船更是聞所未聞。”

  李恪無奈了,假設十石等于一噸,一萬石的船不過載重一千噸的船而已,李恪可是記得后世西方最大木制風帆戰列艦最大的有六千多噸重呢。

  所以造載重幾萬石的船這個要求很合理吧?這群人連這個都做不到,還怎么好意思說自己是大唐最厲害的造船匠?

  李恪問道:“不會造,你們不會從小到大一點點的學嘛,一次次的試驗嘛,船模只是紙上談兵,等到了松江府試著造幾條幾千石的看看不就知道了。”

  這個時期的造船可沒有圖紙一說,不過船模造船法已經有了,有經驗的工匠能夠根據船模進行等比例放大造船,當然更多的時候還是船模就在心中。

  李恪很想改變這個情況,可繪制圖紙這種事情他真心不會,這玩意高中可不學。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